GB/T 37678-2019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规范解读

   2019-12-03 516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水平,2019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制(修)订的公共场所系列卫生标准正式发布,并陆续实施。其中,GB/T 37678-2019《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规范》作为首次制订的标准,将于12月1日实施。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

 

我国从1987年开始对七类28种公共场所实施卫生法制管理,并先后制、修订了一系列的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规范了公共场所建设、经营和卫生监督、监测行为。但作为法规具体要求的卫生学评价,一直没有制订配套标准。各地在日常卫生监督、监测评价过程中,难以规范、系统地评价公共场所在可行性研究、选址和设计、竣工验收、日常经营等各阶段的总体卫生状况。


 

 

 


卫生学评价的作用

1.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2.为卫生行政执法监督提供技术支撑。
3.为行业主管和经营单位完善卫生设施和卫生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本标准的制订实施,适用并规范各级卫生监督、监测评价机构和社会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的卫生学评价行为,并可期望向公共场所及其行业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供规范、明晰的卫生学评价结论和改善措施、建议,为卫生行政决策、项目审批、卫生监督和日常卫生管理提供卫生技术依据,为全面改善、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内容

 

(一)明确评价机构和人员的要求

根据卫生学评价机构的工作实际需要,要求机构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相应的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根据卫生学评价工作的专业性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考虑到目前卫生学评价机构的现状、人员构成及其专业水平,明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的专职要求,明确人员专业和数量、技术职称及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的要求,以确保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二)界定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学评价的概念

本标准将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分为预防性、经常性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界定了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学评价的概念,主要考虑到实际评价工作形式的实用性、阶段性、时效性、复杂和难易程序,以及项目审批、卫生许可、卫生监督、行业主管、行业协会和经营者的实际需求。本标准还规定了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学评价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报告编制和质量控制。

(三)明确评价目的和依据

预防性卫生学评价评价目的是在公共场所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阶段,从卫生学角度论证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在选址、布局、建筑装修材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室内空气质量、二次供水设施、生活饮用水、洗浴水、泳池水、病媒生物防制和净化消毒设施、客流控制和分流等方面规划设计的可行性,识别可能存在的影响公众健康的危害(影响)因素,评估疾病传播的健康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为建设项目设计、验收、审批和卫生监督执法、卫生管理提供卫生技术依据。
经常性卫生学评价评价目的是在公共场所营业过程中,通过经常性卫生学评价,发现和分析存在的卫生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改善卫生服务质量和卫生监督执法、卫生管理提供卫生技术依据。
卫生学评价的依据均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相关卫生标准、规范。

(四)提出评价所需技术资料

预防性卫生学评价考虑到其复杂性和前瞻性,需要收集:
  • 建设项目立项的审批文件
  • 建设项目概况和可行性研究资料
  • 公共场所及其选址、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 建筑装修材料
  • 集中空调通风设施
  • 室内空气质量
  • 二次供水设施、生活饮用水、洗浴水、泳池水、病媒生物防治和净化消毒设施
  • 客流控制和分流设施等方面设计资料、设计说明及主要参数
  • 国内外文献资料和其他相关文件和资料。

进行经常性卫生学评价时,公共场所已经运营,只需要收集公共场所卫生档案及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

(五)明确评价内容

1、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内容包括:
  • 基本情况分析
  • 健康危害因素识别和分析
  • 现场卫生学调查
  • 卫生检测。

2、基本情况分析重点包括:
  • 建设项目选址、地理位置
  • 周边环境状况、周边主要建筑及其相对位置和距离
  • 建设项目建筑面积、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 建设项目用途、营业特征、服务人数
  •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规划设计情况
  • 二次供水设施、生活饮用水、泳池水的规划设计情况
  • 病媒生物防治设施的规划设计情况
  • 相关卫生设施设计种类、用途、位置和参数
  • 卫生设备、消毒设备、空气净化和净水设备的选型和参数。

3、现场卫生学调查包括:
  • 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及危害因素
  • 可能对公共场所造成影响的环境污染源及其相对位置和距离
  • 常年主导风向
  • 建设项目的饮用水水源
  • 二次供水、消毒、净化、病媒生物防制设施
  •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 客流控制和分流等主要卫生设施
  • 建设项目布局、卫生设施、卫生防护设施
  • 用品配置、种类、用途、参数、有效性和卫生安全性
  • 卫生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度和人员状况。

4、经常性卫生学评价内容包括:
  • 现场卫生学调查
  • 卫生检测
  • 卫生管理的实施情况。

(六)列举评价方法

列举了评价方法:
  • 风险评估法
  • 类比法
  • 检查表分析法
  • 现场调查法
  • 检测检验法。

(七)提出评价步骤

提出预防性卫生学评价主要步骤包括:
  • 评价方案设计
  • 资料收集和分析
  • 健康危害(影响)因素的识别和分析
  • 现场卫生学调查
  • 卫生采样和检测
  • 评价方法选择
  • 综合分析评价
  • 报告编制
  • 专家咨询、评审
  • 报告修改完善、复核、签发。

(八)提出结论和建议的原则性要求

评价的结论和建议,是评价报告的核心,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应对所评价的建设项目从卫生学角度提出明确的可行与否结论,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技术建议、措施。
向公共场所及其行业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供规范、明晰的卫生评价结论,才能为卫生行政决策、项目审批和日常卫生管理提供科学的卫生技术依据,为全面改善、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九)提出评价报告编制及质量控制要求
预防性卫生学评价根据基本情况分析和现场卫生学调查、卫生检测结果,对公共场所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不同阶段,编制公共场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学评价报告。标准规定了预防性评价报告应包括内容和相关信息。
经常性卫生学评价报告分为评价评价报告书、报告表两种形式。
评价机构应建立和实施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和保障评价质量,维持评价的独立性和公证性。质量控制应贯穿在准备过程、实施过程、报告撰写的全过程。

 

来源:环境与健康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相关法律法规
推荐法律法规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EHSCity  |  产品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EHS微信群 EHS论坛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9037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