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中国重大环境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态、环境地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环境法、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监测与分析。兼顾基础理论研究与实用性成果,重点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各省部委的重点项目的新成果。
《中国环境科学》于1981年创刊,开本为16开,2008年起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国内主要通过邮局发行,国外通过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行。
经过28年的发展,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在历届编委会专家,学者悉心指导和编辑部全体同仁的辛勤劳动下,《中国环境科学》已成为环境学科高影响因子刊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08年公布的200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国环境科学》总被引频次2460,影响因子1.315。《中国环境科学》是中国自然科学重点核心期刊,被国外数据库CA、ASFA等十几个检索系统收录,被全国检索刊物体系的数十个数据库、文摘刊物收录。《中国环境科学》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均被列为A类核心刊物,也是各高校环境科学和相关学科硕士、博士生发表论文的指定重点核心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2002年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4年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第4期刊登的文章 “拉萨市城区大气和拉鲁湿地土壤中的多环芳烃”荣获2004年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 2004年第2期刊登的“青藏公路取土场高寒草原植被的恢复进程”荣获2005年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2006年第5期发表的孙丽等人的文章“沼泽湿地N2O通量特征及N2O与CO2排放间的关系”荣获2007年中国科协颁发的“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7年第5期发表的程书波等人的文章“上海市地表灰尘中PAHs的来源辨析”荣获2008年中国科协颁发的“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7年第1期发表的邵立明等人的文章“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初期的重金属释放行为”及2007年第2期发表的罗专溪等人的文章“三峡水库支流回水河段氮磷负荷与干流的逆向影响”荣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中国环境科学》2007年、2008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
《中国环境科学》于
《中国环境科学》第六届编辑委员会
主  编:王文兴
副主编:魏复盛    郝吉明   孙铁珩
编  委:(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  中   孔海南   王文兴   王晓蓉   王树义   王金南
仇荣亮   白郁华   宁  平   孙铁珩   汤鸿霄   汤  博
任阵海   任文堂   任南琪   全  燮   江研因   李毓湘
李广贺   李少萌   刘永定   刘双江   朱利中   朱  坦
朱建平   许振成   张  懿   张  扬   張時禹   何兴舟
何品晶   孟  伟   吴启堂   吴德生   陈家宜   陈同斌
陈建民   周宜开   洪钟祥   胡洪营   赵进才   赵勇胜
赵建夫   郝吉明   郝芳华   骆永明   郭新彪   徐開欽
高宝玉 蔡道基 潘 纲 潘家华 戴树桂 魏复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