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体系的实施与运行(图文)

   2012-06-04 4800
核心提示:标准条款:  4.4实施与运行  4.4.1组织结构和职责  (一) 标准要求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
 
标准条款:

  4.4实施与运行

  4.4.1组织结构和职责

  (一) 标准要求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管理者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控制提供必要的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

  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二)理解要点:

  组织的管理者应对贯彻组织的环境管理方法、环境目标和指标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专项技能和技术提供保证;一个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机制健全的组织结构,能保证各种活动按要求进行;部门和人员都承担与自己岗位有关的环境责任;责任制的建立,还保证了各种责任、问题的可追溯性。

  某公司的环境职责分配表,见表3-2。

  表3-2 某公司的环境和职责分配表

ISO14001体系的实施与运行(图文)

  某公司环境管理代表的具体职责

  ——组织相关人员识别和评价企业内的环境因素;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

  ——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全员性的环境培训:

  ——主要担负内部审核的整个实施过程;

  ——协助最高管理者完成管理评审。

  组织结构和职责的基本内容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负责制定环境方针,充分反映管理者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意向和原则,作为指导组织在环境方面行为的准则;还应为环境管理 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承担主要责任,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保证,其中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以及负责确定对体系进行审核,定期对体系进行评审。

  ——明确规定管理代表的作用、职责和权限,为他们配备所需的资源;管理代表在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承担具体责任,以充分发挥体系的作用,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同时,还应将监督体系运行的情况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环境责任人人有份,组织应对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根据其工作性质和所涉及的环境因素,规定他们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在环境管理中应有的作用,以及处理有关环境事务所需的权限和资源。

  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一)标准要求

  组织应确定培训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

  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

  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C)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从而能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

  (二)理解要点
  培训的基本目的

  使有关人员能意识到他们的操作对实现组织环境管理方针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他们所在岗位存在的实际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他们工作的改进可能给组织带来环境效益;不但要使工作人员知道正常情况下的操作,还要知道在应急情况下他们的职责及如何响应;使他们具有高度的环境责任感,并对各自的岗位职责和环境因素有充分的认识。

  培训内容

  ——环境意识;

  ——环境政策/方针;

  ——法律法规和标准;

  ——环境因素及识别;

  ——环境工作指引;

  ——环境发展趋势;

  ——内部审核员的训练。

  培训的基本方法

  为了达到让组织内的人员对5W1H(即什么、为什么、何时、何地、谁、如何)的了解与认识,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

  ——专题讲座;

  ——内部会议;

  ——内部/外部期刊;

  ——有声材料,如电视/录像;

  ——专家讨论会;

  ——模拟审核。

  4.4.3信息交流

  (一)标准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b)与外部相关方面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

  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联络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

  (二)理解要点

  内部信息交流是组织内部各层次与职能间的交流,如部门间的日常联络、指令、常规报表、各种信息通报、各部门间的行文等,用以支持组织的环境管理活动能有效地进行。

  组织应建立一套程序,其中有与各界沟通的内容。应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并满足外部相关方了解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环境状况的需求,并就其所关注的事宜给以答复或直接对话,其中可能涉及到分部供应商。

  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一)标准要求

  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c)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d)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二)理解要点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保证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应详尽,能充分描述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即能详细描述环境管理体系各要素的实施要求和实施程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与ISO 9000系列标准的要求不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不要求编制专门的环境手册。

  文件可以传统的书面文件形式或先进的电子媒体予以保存,或两者并用。

  4.4.5文件控制

  (一)标准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从而确保:

  1)文件便于查找;

  2)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授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

  3)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能得到有关文件 的现行版本;

  4)迅速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5)对出于法律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识。

  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

  (二)理解要点

  文件控制的目的是要确保组织对文件的建立和保持能够充分适应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需要,但组织应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及其环境表现上。

  所有文件都应字迹清楚,注明批准颁布日期,文件修改后应注明修订日期,文件的标识应明确,易于查找。文件要妥善保管,应根据文件的重要程度及其类型,规定制定和修订文件的程序和职责;对于电子文件,应注意备份。

  法律要求有些文件失效后还应继续保留 ,以备必要时提供法律所需信息,或者出于保留知识或信息的要求不能将其销毁,对这些文件应进行适当标识,并和有效文件明显区分。

  4.4.6运行控制

  (一)标准要求

  组织应根据基本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所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应针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制定计划,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程序的建立应符合下述要求:

  a)对于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和目标与指标的运行,应建立 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

  b)在程序中对运行标准予以规定;

  c)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管理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和承包方。

  (二)理解要点

  运行控制是环境管理实施中的关键活动,针对运行中有关环境因素的活动加以控制、采取措施以减少它们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是实施的重要环节。

  每个组织在建立或修改其运行控制和程序时,应考虑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活动,例如:

  ——设备设施的改造或建立;

  ——采购;

  ——签订合同;

  ——原材料储运;

  ——生产和维护过程;

  ——实验室;

  ——产品储存;

  ——运输;

  ——用户服务。

  程序中要规定操作的要求,这可以和过程的操作方法结合起来制定,使运行过程按照要求进行,这有些类似于实施ISO9000时有关“过程控制”的“作业指导”类文件。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一)标准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

  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

  (二)理解要点

  应急准备和响应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可包括:

  ——生产操作中的严重失误;

  ——火及防火材料、结构对储存原料的影响;

  ——意外的泄漏或事故性溢出;

  ——污染控制设备失灵或损坏;

  ——特殊气候带来的影响,如暴雨、洪水;

  ——操作过程中的失误。

  制定程序的目的是为了实际执行,在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之后,应视情况对程序的适应性进行评审和修订。对程序的评审是要看体系的运行能否正确确定潜在事故和制定合适的应急计划,能否对紧急事故作出及时响应,以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根据评审的结果,对程序作出合适的修改。

 
 
更多>同类管理体系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体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EHSCity  |  产品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EHS微信群 EHS论坛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9037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