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面前缘何这般措手不及?

   2013-05-13 价值中国价值中国5581
核心提示:自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到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国失去了31万同胞,重伤20多万人,还有那数不清的失踪者。面对重大
 地震面前缘何这般措手不及?

     自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到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国失去了31万同胞,重伤20多万 人,还有那数不清的失踪者。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尤其不可抗的大地震,生命是脆弱的。人们在抢救灾区被困群众、泪别逝者的同时,是否想过把目光投向防震减 灾。以不至于雅安地震中我们再次遭受致命一击。

1中国应急安全教育普及率仅为1%

     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应急安全教育的普及率仅为1%,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中国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发,突发事件和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汶川地震时,如果有更多的人懂得自救互救,那么就会大大减少伤亡,为救援赢得更加宝贵的时间,包括大火、地震,甚至北京暴雨。”

2地震中跳楼比比皆是

     在雅安发生7级地震时,重庆震感强烈,有多人受伤。其中一男子因恐慌从三楼跳下,脑部重伤,另一男子疑因地震慌张,从四楼跳下身亡。此外成都有3人在强震时因惊吓跳楼死亡,成都大学5名学生,也在地震时跳楼致伤,其中一人重伤。

     我们总觉得,经过了汶川、玉树大地震,国人的灾难自救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学会了科学施救、理智逃生,可新闻中的这些不幸公民,还是 交了一份“不合格”的答卷。如何进行地震逃生,很多人仍是“跟着感觉走”。不但未能摆脱灾难,反而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上演人身伤亡的悲剧。

     经历了地震灾难后,如果还不能及时掌握科学逃生技巧,还不能安全自救,放在信息闭塞的过去,尚可谅解;在信息社会,依旧还成为“信息的聋子”,那就是一种灾难意识的麻木。除了唏嘘,更值得反思。

3日本大震面前国民表现出来的镇静

     日本地震后,无论是在媒体报道之中,还是网络上的微博、博客、论坛、QQ里,网友均为日本国民在强震面前的井然有序、冷静从容而折服。在 这样一场超强灾害发生时,居然还能保持着正常的社会秩序,国民依然在遵从着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有条不紊的自救和互救。而这种自发自觉的意识,乃是由日常的 持久修炼得来,早就深深地刻在骨子里。

4日本人为何如此“淡定”

 入学第一天就领到《救生手册》

  在日本刚入学时,就会领到一本20多页的《救生手册》。“在日本,报纸、电视经常介绍有关防震救生知识,学校和各个公司也会组织相关的演练。虽然这种演练是自愿参加,但日本同学都是很认真和主动地去参加,绝对不会简单走形式,过个场。”

 超市到处有卖“急救包”

  由于日本地震频发,所以市民在超市和商场,花5000到10000日元不等,就可以买到不同规格的“急救包”。大小相当于一个小帆布书包,颜色主要是黄褐色。里面有手电筒、小毛巾、安全帽、医药品等。

 楼房能抗8级地震

  日本的楼房都非常注重抗震效果,从1996年开始,日本政府要求能够8级地震不倒,使用期限能够超过100年。其实,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房屋,都能做到抵抗七八级地震的效果。

5小巧实用的“防灾应急箱”

     作为经常发生地震的岛国,日本在防震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比如,在日本的各个大公司,员工的办公桌下都有免费配置的“防灾应急箱”,就是很有特色的对抗地震的手段。 

  这种“防灾应急箱”体积不大,内部配置略有差别,大体可以满足地震发生时幸存人员的自救需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幸存人员等待救援的时间。 

     那么,这种“防灾应急箱”中究竟有哪些物品呢?打开“防灾应急箱”后可见一张清单,列举了箱中的物品,包括:

 1.有加强橡胶指垫的棉线手套一副。

 2.应急食品两罐。

 3.饮用水两罐。

 4.经过特殊处理的蜡烛两根、火柴一盒。

 5.超薄保温雨衣一件。

 6.高强度尼龙袋一个

    除此之外外,有的“防灾应急箱”中还有药品、绷带等。而且“防灾应急箱”会定期更换,以避免过期。
  
    日本很多家庭都预备了“防灾应急箱”,比较标准的,售价约为8000日元(约合534元人民币)。假如是较好的22件套“防灾应急箱”,售价约为20000日元(约合1335元人民币),箱中还有逃生的绳梯等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市面上这种最好的“防灾应急箱”,却是“中国制造”。 如果中国也能为国民普及应急箱,或许这次的雅安地震中缺水缺粮的情况就会得到初步缓解。

6结语

    中国的地震造成这么大的人员伤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震级的强大,而是国民的保护意识缺乏。地震发生以来,国民的反应似乎总是表现 为盲目和躁动,今天芦山通往灾区的唯一通道被堵死就是最好的证明。怎样才是帮助灾区?这是每一个当下心怀雅安的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经历了汶川、玉树之 后,国民在灾难救援面前的理性仍然没有发育成熟。

    日本从小学生开始,就将公共灾难意识融化到日常行为、教育课程以及社会文化中,成了一种常态化的公民素质,所以,他们才能从容应面对,不慌不忙。不管一个国家怎样,但是在灾难面前的这种有条不紊却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更多>同类经理人学院
推荐图文
推荐经理人学院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EHSCity  |  产品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EHS微信群 EHS论坛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9037413号